代码 | 名称 | 当前价 | 涨跌幅 | 最高价 | 最低价 | 成交量(万) |
---|
AI眼镜在传统零售渠道尚未形成规模普及之势,近期 ,华强北却已率先掀起一场“智能穿戴革命 ”。
5月初,蓝鲸科技记者走访发现华强北市场时,AI眼镜尚属少数,主流商户仍以AI耳机为主要销售品类 ,业内普遍预测其年内价格难破千元 。但短短60天,市场格局便发生变化。如今走进华强电子世界与赛格电子市场,AI眼镜已强势取代智能耳机与手表 ,占据绝对核心位置。超60%的商户将其摆放在门店黄金展位,面积超20平方米的AI眼镜专营店纷纷涌现,动态演示屏吸引着客户驻足观看。
更令人惊讶的是悬殊的价格差:当小米、雷鸟等品牌的AI眼镜价格仍锚定在2000元高位时 ,华强北柜台里的同类产品价格已压低至300元区间 。这些宣称具备拍照 、实时翻译、通话功能的智能眼镜,在档口形成了清晰的价格阶梯:99元为基础蓝牙款起点,加价20元即带“AI”功能 ,299元的型号则具备拍摄功能。
对于这种价格悬殊与技术实现的背后原因,华强北某档口老板向蓝鲸科技透露了关键信息:“所谓的AI功能,往往只是预装了DeepSeek等现成软件 ,技术门槛其实并不高。”
300元产品“肉搏”2000元产品
华创证券最新研报揭示了AI眼镜的核心成本构成:SoC主控芯片占比高达33.54%,摄像头模组则占5.49% 。华强北的厂商们正是精准聚焦这两大关键部件,推行了一套激进的“减法哲学 ”。
在至关重要的芯片选择上,华强北商家避开了高通骁龙等高端方案 ,转而采用杰理、中科微、洛达等相对廉价芯片。商家王峰(化名)向蓝鲸科技记者透露,仅此一项,成本差价最高可达600元 。然而 ,他也坦言,这种低端芯片的性能不足带来了显著问题:设备易发热 、续航时间短,尤其在执行复杂任务时 ,卡顿甚至死机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摄像头环节的降级同样明显。主流AI眼镜通常配备索尼等品牌的超千万像素模组,而华强北产品普遍缩水为仅数百万像素的超低端配置 。据业内人士向蓝鲸科技记者表示,这类产品的成像质量堪与早期功能手机相比 ,弱光环境下基本无法工作;其标榜的“AI影像增强”功能,实质上也仅是简单的滤镜处理。
这种成本压缩的思路延伸到了软件层面。为了规避高昂的自研算法投入,多数产品选择直接调用豆包、DeepSeek等大模型的开放接口 ,形成了“硬件攒机+云端算力”的极简方案 。极致的成本压缩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核心交互能力的妥协。王峰表示,目前这类眼镜主要限于打电话、听歌 、听书、听导航、听新闻 、听翻译等基础应用;而用于实现头部追踪、手势交互的陀螺仪、加速度计等基础传感器,则常常被省略。
品牌层面同样体现了成本控制的极致。“我们的产品都是白牌,不像小米等品牌有品牌溢价 ,价格自然能压得更低 。 ”华强北商家阿华说道。
尽管在性能和功能上存在诸多短板,但凭借难以匹敌的价格优势,华强北AI眼镜依然成功撬动了全球市场。OFweek VR网数据显示 ,2025年华强北区域AI眼镜月均销量稳定在1万台,全球份额突破1%,出口比例攀升至近40% 。一位海外采购商向蓝鲸科技记者坦言:“同样的基础AI功能 ,这里的价格仅为Ray-Ban Meta的十分之一。虽然性能有限,但作为旅游纪念品或入门体验产品,已经足够。”
对于商家而言 ,这种激进的低价策略依然颇具吸引力 。王峰透露,即便终端售价已压至极低水平,AI眼镜的利润空间依然“可观”。这背后的关键在于生产成本被压缩到了极致 ,加之全球市场(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入门级市场)需求持续旺盛,使得“薄利多销 ”的模式得以顺畅运转。
需求强盛,但“交付难”
华强北档口AI眼镜热销 、小米新品72小时销量近5万台——这些亮眼数据描绘出智能眼镜市场的火热图景 。然而,繁荣表象之下 ,目前智能眼镜行业正集体遭遇严峻的“交付难”挑战。
蓝鲸科技记者获悉,小米部分型号48小时内断货,Rokid新品发货推迟至三季度 ,王峰也坦言“量大交付需要时间 ”。
行业统计显示,2024年国内发布的56款AI眼镜中,超过40%(25款)最终未能如期上市 ,沦为“PPT产品” 。这场集体交付困境的根源何在?
据悉,目前市场上约80%的AI眼镜主控芯片依赖高通的AR1方案,主流品牌如Ray-Ban Meta、雷鸟等均采用此方案。虽然存在国产替代如紫光展锐W517 ,但其性能不足导致功能缺陷(如闪极AI拍拍镜的通话故障),使得厂商选择极其有限。这不仅拖慢了本就漫长的芯片调试周期,更引发了激烈的产能争夺战。例如 ,高通AR1的有限产能被Meta、小米 、雷鸟等头部厂商优先瓜分 。
软件生态短板构成另一重阻力。智能眼镜研究员刘飞告诉蓝鲸科技记者,“AI眼镜功能高度依赖软件支持,但国内创业者难以像Ray-Ban Meta那样获得社交媒体等应用的开放API接口,独立构建生态困难重重。这导致软件适配复杂、优化耗时 ,也拖慢交付进度 。”
同时,部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严重误判进一步加剧了挑战。以闪极AI拍拍镜为例,开售当天即收获5万台订单 ,远超预期。但其原有产能规划下,即便生产线满负荷运转,每月也仅能交付5万台 。这种巨大的落差直接导致了发货时间的多次延宕。
而代工厂资源稀缺则放大了产能困境。某AI眼镜品牌负责人跟蓝鲸科技透露 ,“能承接AI眼镜代工的优质工厂本就稀缺,且资源向头部品牌倾斜,中小厂商难以获得稳定产能支持 。这迫使许多厂商对扩大生产持谨慎态度 ,陷入‘产能不足—不敢投入—交付更难’的恶性循环。 ”
对此,部分企业已开始主动破局。蓝鲸科技从雷鸟创新了解到,该公司已在嘉兴和无锡布局自建工厂 ,以此缓解产能压力 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相比功能相对聚焦的AI眼镜,集成增强现实(AR)功能的AI+AR眼镜在量产交付上面临更大挑战。蓝鲸科技从多位产业链人士获悉,该产品出货难点在于对光学显示模组(如光波导技术)的要求极高 ,相关部件的生产良率问题突出,技术门槛和制造成本显著增加。
(文章来源:蓝鲸新闻)
杠杆软件:炒股配资杠杆-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下月召开 AI眼镜有望再次站上风口
加杠杆炒股平台:配资股票投资-AI眼镜市场“蓄势待发” 相关产业链公司已批量交付订单
加十倍杠杆炒股:股市如何配资-3分钟大定突破200000台!小米YU7价格定了!AI眼镜1999元起
专业股票配资开户:什么炒股软件可以杠杆-AI眼镜销量翻番 厂商陆续发售新品 概念股盈利能力上升(附股)
炒股网站:炒股杠杆10倍-全球新药研发市场变天!哈佛最新报告:中国生物技术有望超越美国
优秀炒股配资门户:专业配资网站-1999元 小米上架AI眼镜!产业链“躁动”
炒股10倍杠杆软件: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-小米YU7磁吸纸巾盒卖169元 雷军:成本巨高无比 但100多块钱一个纸巾盒还是贵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